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作者:孙颖; 李威; 奚业文; 成永旭; 李嘉尧

关键词: 稻虾种养 秸秆还田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2-05-27 08:14

为了研究冬春季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稻田和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建立了秸秆还田量三个物种(1500、3500和4500kg/hm2)和一个对照组(回归量0),探讨了不同回归量对克氏原螯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投入运行前,物种多样性指数各处理的性能为3500kg/hm2>4500kg/hm2>1500kg/hm2>0,克氏原螯虾投入运行后,性能为0>3500kg/hm2>4500kg/hm2>1500kg/hm2。克氏原螯虾投入使用前,总密度、生物量与退耕数量的关系为4500kg/hm2>3500kg/hm2>1500kg/hm2。发射后,1500kg/hm2组、3500kg/hm2组和4500kg/hm2组的总密度显著下降。优势度指数计算发现,在克氏原螯虾发射之前,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和大脐圆扁螺是3500kg/hm2和4500 kg/hm2群中的主要优势物种,发射之后优势度显著下降,表明上述物种可能是克氏原螯虾的重要动物诱饵。其中,土地收益下降率明显高于1500kg/hm2组和4500kg/hm2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和土壤总磷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实验条件下,考虑克氏原螯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土壤肥力和水产养殖用水指标的变化特征,3500kg/hm2是最佳秸秆还田量。